10月29日,“琴韵芳华——封琴古诗词声乐作品课程思政讲座音乐会”在学校映月剧场举行。校领导周春光、陈亚鸿、黄华明、花军、黄瑞等出席,音乐会邀请了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美林教授、副院长姚霆,扬州市世明双语学校校长王建中等,与现场爱乐人士、师生及家长共同沉浸于古诗词与声乐融合的艺术盛宴。本次讲座音乐会是艺术学院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以声传情、以歌载诗”的形式,让学生在打磨演唱技巧的同时,深刻感悟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风骨,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讲座中,封琴老师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及时代特征,深入分析了古诗词声乐作品演唱的声、情、字、表、养五大艺术特征。她说,古诗词演唱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文化的传承,在声乐教学中应注重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音乐会现场,封琴老师携七位学生以声为媒,演绎了十五首跨越千年的经典诗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赵梦雨同学以《别君叹》开篇,歌声中渭城朝雨浥轻尘的苍茫意境徐徐展开,仿佛将观众带入唐代边塞的烟雨之中;张景官同学在《虞美人·听雨》中,以深情嗓音刻画出壮年听雨客舟中的漂泊孤寂,引发全场共鸣;庄雯同学则以《江畔独步寻花》的灵动演绎,勾勒出留连戏蝶时时舞的春日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周冰雁、张文静、张羽舒、王娣四名同学也分别用歌声表达了对古诗词声乐作品的喜爱之情,他们的演唱各具特色,或婉转悠扬,或激昂澎湃,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音乐会高潮环节,封琴老师压轴演绎《青玉案·小蓬又泛曾行路》,以温暖声线为即将奔赴实习岗位的学生送上祝福:小篷虽小,可载星河;行路虽远,终有归途。整场演出,师生团队通过以声传情、以情带声的艺术处理,成功再现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声乐协会会长张美林教授登台点评,从专业角度对演出给予指导与肯定。

此次“琴韵芳华”讲座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专业切磋与跨领域互动的平台,更以艺术为载体深化了课程思政内涵,为学校探索“美育+思政”融合育人新模式注入了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