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扬州市委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布了紧急动员令,8月5日,学校党委立即向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出倡议:迅速行动起来!到基层去,到社区一线去,携手扬州人民,全力以赴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在校党委宣传部的积极筹划下,来自全校各学院、部门的志愿者迅速线上集结,组建扬州市职业大学疫情防控教师志愿服务团队。
连日来,这支无惧困难、斗志昂扬的先锋战队,先后活跃在扬州主城区新盛街道、双桥街道卜桥社区、西湖镇中心村、扬子津街道阳光新苑北区以及市疾控中心、邗江疾控中心等地,协助医护人员完成了数万名市民的核酸检测、采样登记、防疫物资搬运等志愿服务任务,为当地社区和相关单位解了燃眉之急,也展示了扬州职业大学教师群体心系社会、热心公益的良好形象,志愿者群体每天都会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典型,信息工程学院也不例外。
“跟我上”——领导干部是领头雁
学院院长江兆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招募令一下达,他就出现在学院工作群和党员群,发出紧急动员:“当前扬州的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我先报名!其他符合条件的同志跟我上!”在他的带动下,学院越来越多的党员和青年教师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截止8月10日,已组建了一支由17名教职工组成的信息学院抗疫志愿服务小分队。8月5日以来,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组织下,共赴中低风险地区顺利完成各项公益服务45人次。每一次服务现场,都能看到江兆银亲力亲为、不知疲倦的身影。学院党总支书记蒋毅多次在线组织动员,对学院志愿者们不惧艰险、乐于奉献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正是有这样一群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付出的领导干部作为领头雁,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全院近1000名师生员工才能拧成一股绳,争分夺秒,与病毒作战,以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让我去!”——党员教师是主心骨
学院有位“70后”老党员,自7月底以来持续战斗在志愿者岗位上,一直到所在小区调整为高风险封控小区,才停下忙碌的脚步。她说:“我们放假在家,工资一分不少,不为社会尽点绵薄之力,实在心中有愧!做志愿者是应该的,实在不值得一提……”
党员教师梅建东曾多次主动请战:“我年轻!让我去!”短短一周时间内,他已经有五天坚守在志愿者岗位上;党员教师徐丽仙积极联系封闭小区负责人,了解社区所需,参加志愿服务时还不忘捐出家里崭新的志愿者背心;党员教师陈巍连续三天从城西奔赴城东拆迁安置小区参加封闭管理和核酸检测服务,皮肤早就在烈日暴晒下变得黝黑,但他毫无怨言……这群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仅是教学、科研、学工战线的骨干力量,非常时期,他们也是毅然逆行、果敢而坚定地用自己并不伟岸的身躯保护其他社会群体的中坚力量。
“算上我!”——全体职工是加油站
还有一群人,他们既不是干部,也不是党员,甚至年近花甲,但仍然坚决请缨,加入战斗。计算机应用技术系郭艳阳老师、实验室管理员钟帅老师、软件技术教研室钱荣华老师等,多次参加学院志愿服务小分队的抗疫活动,有时候凌晨起床出发,有时候深夜才能归来,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不喝水、不去洗手间、忍饥挨饿是常事,但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后悔。钟帅老师说:“大疫当前,与其坐在家里空喊口号,还不如到社区帮点小忙,做点实事,这对击退疫情来得更有用。”学院教师宋文斌今年58岁,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仍然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算上我吧!我身体健康,几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行程码、健康码绿色,我保证做好防护,请组织放心!”在阳光新苑小区,从早上8点到下午1点,午间温度达到33度,他一直值守在216号楼下,一丝不苟、严格管控,有条不紊地指挥下楼的居民拉开间距,有序排队参加检测,工作干劲丝毫不输年轻人……
正是全体教职员工的戮力同心、鼎力支持,构筑起了坚实有力的加油站和大后方,学院抗疫先锋队才有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与扬州职业大学其他学院、部门及整个扬州地区的志愿者们一道,并肩携手、风雨同舟,为赢得这场前所未遇的疫情防控硬仗不遗余力、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