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扬州市职业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旅游学院的新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大学的憧憬和大包小包的行李,他们带来的还有家乡的水土。住在运河沿线地区的同学们带来了家乡的运河水,不同地区的水被灌注在小小的玻璃瓶里,立在地图上的各个运河沿线城市点上,这将成为旅游学院运河课堂的实物教材;住在其他地区的同学则带来了一罐家乡的土,将用来种植一棵2022级新生树。据介绍,运河课堂是旅游学院打造的特色教育阵地,旅游学院紧扣专业特色,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和“世界运河之都”建设,开展了系列活动,重点打造“‘霞客’党员轻骑队,红心传承运河情”党建一院一品项目,大力弘扬运河所蕴含的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让运河精神融入学院育人培根铸魂的教育之中,也将大运河作为实境课堂,引导青年学生讲好扬州运河故事,让学生成为扬州运河文化的推介者、运河精神的传播者。(张 敏)
为迎接“萌新”们的到来,师范学院做足准备,精心选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提前建立班级群,及时发布报到须知和防诈骗提醒事项。报到当天,她们在现场为新生备下一份“见面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成长手册》。264名2022级新生办理完报到手续后,都将在现场领取到一本《成长手册》。手册中详细说明了作为一名“师范生”在校三年学习期间将要学习和考核的技能项目,并贴心地以表格的形式将技能项目和考核时间罗列出来。学院除了报到当天的《成长手册》,还将在接下来的入学教育中开展“师德师风塑造”“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等师范精神专题教育学习。(孙志林 周 倩)
报到当天,艺术学院现场有条不紊,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及党员干部组成的教师组对现场报到的新生表达了欢迎和关心,由学生会干部组成的学生组一对一地帮助新生完成报到、行李搬运、宿舍报到等一切事务,同时因为当天有雨,学院也贴心地为学生准备好雨衣。为让新生拥有美好的回忆,艺术学院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迎新漫递—寄给三年后的自己”的环节,让每位报到的学生在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并且投递到邮箱内,毕业前再拿出来看是否实现。通过这样的创意之举,即使报到当天有丝丝凉意,也让新生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新意和浓浓的暖意。(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