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学生党员王思漪、入党积极分子陆思源等同学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组建了“运河之畔红色故事学生宣讲团”。从学院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干部中挑选了8位来自运河城市沿线的学生,作为代表为大家讲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故事,以“一城一文化,追寻运河之畔的红色印记”为主题在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8个城市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大家好,我是来自扬州市职业大学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药技2002班的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叫王思漪。我的家乡是江苏徐州。两千多年的大运河漕运史和生生不息的城市发展史,赋予了徐州开放与包容的气质。同时,徐州也是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红色文化……”“大家好,我是来自扬州市职业大学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食品2101班的一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叫陆思源。我的家乡是江苏宿迁,宿迁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同时宿迁市泗洪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新年伊始,一群扬州大学生们正在她们的家乡,娓娓讲述着运河之畔的红色故事。
徐州王思漪走进邳州市“小萝卜头”纪念馆为大家讲述了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宋振中——小萝卜头的故事;宿迁陆思源走进“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为大家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淮北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淮安任静茹走进周恩来故居——淮安区驸马巷7号,为大家讲述了周总理的故事;扬州梁仕媛来到柳堡,给大家讲述了革命烈士夏凤山的英勇事迹;镇江艾吉凤来到丹阳市人民公园,为大家讲述了中共丹阳第一支部从“孕育”到“诞生”再到“成长”的故事;常州陈钦走进“常州三杰”纪念馆,带领大家追寻“三杰”的足迹;无锡曹蒙雨走进“青年导社”纪念馆,为大家讲述了糜文溶和糜文浩兄弟二人的革命故事;苏州陈樱丹走进“苏州革命博物馆”,带领大家学习了苏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苦难走向觉醒最终走向胜利的革命历程……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串珠成链”,让运河畔的红色基因迸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萍表示,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层层推进,运河沿岸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构成了江苏千年运河文脉的底色和不可磨灭的红色历史记忆,此次活动不仅推动运河红色文化彰显时代魅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