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计2401、2402班90余名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潘昕言的带领下走进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和焦循家风家训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馆内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实物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张爱萍将军在方巷带领群众扫盲识字、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张爱萍将军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对共产党人勤政爱民、清廉自律的政治本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同学们来到焦循家风家训纪念馆。作为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焦循的家风家训与运河文化息息相关。同学们通过图文展板和课前搜集的资料,深入了解了焦氏家族“重教尚学、修身立德、廉洁奉公”的家风脉络。
此次研学活动采用“红色教育+运河文化”的实践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青年学子在追寻红色足迹中传承革命精神,在感悟运河文化精髓中坚定文化自信。202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多场“行走在好地方”的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将思政课堂延伸到历史现场的教学实践,实现理论知识从书本到现实的生动转化,让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行走”真正“活”了起来,将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年学子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担当奉献的实际行动,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实现“入脑、入心、入行”的育人目标。